Tuesday, 26 June 2007
Monday, 23 April 2007
偶爾看到的一篇文章
一個老人走進一家銀行,來到信貸部坐下來。
他身穿豪華西裝、高級皮鞋,還有領帶和金領帶夾。
老人說:「想借1美元。」
經理說:「甚麼,1美元?」
老人說:「對啊,可以嗎?」
經理說:「當然可以,只要有抵押,再多些也無妨的。」
老人打開豪華皮包,
拿出一堆股票、債券等等,放在經理的桌上。
老人說:「總共值50多萬美元,夠了吧?」
經理說:「當然夠!不過,你真的只借1美元嗎?」
老人說:「是的,就1美元。」
經理說:「那麼年息為6%,只要您按時付出利息,
到期我們就退給您抵押品。」
老人辨完手續,拿了借來的1美元就準備離開銀行。
一直冷眼旁觀的分行長,怎麼也弄不明白:
擁有50多萬美元抵押品的人,為何來銀行借1美元?
於是他追上前去問個究竟。
老人笑道:「來貴行前,我問過好幾家金庫,
他們保險箱的租金都很昂貴。
所以啊,我就在貴行寄存這些証券,
租金實在太便宜了,一年才6美分...」
所有「正常思維」的人,
都會走同樣的路子并受到同種矛盾的限制:
既然目的是寄存,但希望省錢,
只能一家一家去詢問并比較租金高低;
然而也自然有共同的擔憂,那就是
寄存物品的保險系數,往往和租金高低成正比...
惟獨這位老人跨越了「正常」:
改變思維方向,
用「反常」的方法達到了「正常」的目的,
而且將「租金」減少到幾乎等於零。
生活中許多事情也如此,尤其身處逆境,
不妨換一種思維,或許就是另一片天空。
生命中的每個挫折、每個傷痛、每個打擊,
都有它的意義...
Tuesday, 17 April 2007
Saturday, 17 February 2007
令人意外的時機,意料之中的幅度
這是今年以來第二次上調準備金。人行出手雖合乎市場預期,時間卻為市場意料之外。尤其直至2月25日生效之前,內地都處於休市狀態,意味股

新華社及後發稿指去年以來,人行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大力回收銀行體系多餘流動資金,並取得一定成效。惟當前國際收支順差矛盾仍較突出,貸款擴張壓力較大,故須再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以鞏固宏觀調控成效。瑞信董事總經理、亞洲區首席經濟師陶冬以「令人意外的時機,意料之中的幅度」來形容人行這次行動。他指出,外界早已預期人行今年會繼續以提升準備金率、加大央票發行作主要的金融調控手段。現在在長假前的收市時刻「突襲」,目標直指股市的意味甚濃。
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袁鋼明認為,是次人行選擇於長假期後,即下一個工作天便立刻生效,是希望給予市場一個即時而明顯的冷卻效果,特別是近期股市升勢保持強勁。他指從1月份各項數據都顯示市場遊資仍然過多(見右表),相信人行會繼續調升準備金利率。過往,人行調高準備金率,一般會在兩周後才生效。
經濟師﹕警告性質多於實效
建行(0939)研究部宏觀經濟研究處副處長趙慶明則指調高存款準備率屬預期內,又相信比起加息,人行仍傾向調高存款準備金,因為後者於凍結市場遊資有即時的效用,今次料可即時凍結1600億元人民幣。
不過市場普遍認為,加準備金率對市場的實質影響不大,陶冬指1600億元並非大數目,現時內地銀行存放在人行的超額存款準備金率已達4%(見表),今次的調整只不過將其中的0.5%的由超額帳項,轉移至法定帳項。「所以,人行的舉措可以視為一個警告信號,更多於實際的影響。」陶說。
Reference: 明報
Thursday, 8 February 2007
招股章程不可不讀
上回跟大家說過匯源果汁這隻新股,不知道大家抽新股時會不會拿一本招股書回家研究一番再決定買與不買呢? 以下是一些在網上找回來的資料, 可以給大家參考一下哦!
(近日看雜誌發現, 原來印招股書是一舊肥豬肉呢!!一本書招股書成本約HKD $100- HKD $150, 單計06年, 生意額就高達3億多元!!)
一間公司如要在主板上市,須在本地的報章或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 聯交所的控股公司,下簡稱「香港交易所」 ) 的網站,就首次公開招股作出公布。如公司申請在創業板上市,則須在創業板的網站登載有關公布。公布一般會列出招股的主要資料,包括時間表及索取申購表格和招股章程的地點。
如何閱讀招股章程?
一間公司要作首次公開招股,必須以中、英文刊發招股章程,以供有興趣的投資者索閱。投資前,應細閱招股章程所載的資料,分析有關公司的基本因素,以掌握充分資料,決定是否投資於有關公司。
-
概要 — 你大可從「概要」部分開始。這部分較易入手,會扼要地概述公司的業務及前景,簡介首次公開招股的程序,讓你作出概括的認識,為你閱讀其他部分,對公司作更深入的瞭解作準備。
-
時間表 — 列出在香港進行的招股活動的重要日期,包括截止遞交申購表格、發送股票及退款支票等日期。
-
一般資料 — 述明公司的註冊地點,以及主要的往來銀行、核數師、保薦人及股份過戶處等的名稱。
-
行業概覽 — 概述公司所屬行業的特色、運作情況及前景。
-
業務 — 詳細介紹公司的業務資料,例如公司歷史、主要業務活動、所提供的服務及產品、就目前的營運情況及表現作出的分析、附屬公司及有聯繫實體,以及機構收益、盈利及股息等。
-
未來計劃及前景 — 就公司採取的業務策略作出分析。如公司打算在上市後大規模改變核心業務,你便要考慮公司在新業務方面的發展潛力。
-
管理層資料 — 公司管理層的質素對於公司的表現極為重要。這部分會提述公司董事及高級行政人員的背景、工作經驗及資歷。留意公司是否由具備適當資歷的資深人員運營。
-
風險因素 — 這部分相當重要,它會載述公司的業務運作可能附帶的風險,以及市場或政經狀況對公司構成的風險。公司正在進行或尚待裁決的訴訟 ( 如有 ) ,亦不可忽視。
-
財務資料 — 這部分說明公司的整體財政狀況。你可以透過分析公司的收益及邊際利潤的趨勢,去評估公司過去的表現以至盈利能力。留意「會計師報告」內,會計師有否對財務報表作任何評語及持保留意見。
-
「市盈率」及「每股盈利」等財務比率亦有助你分析招股價是否具吸引力。你亦可以將招股公司的市盈率與相同行業內其他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加以比較。
-
籌集資金用途 — 這部分會說明公司計劃如何運用籌集所得的資金。有些公司會將有關款項用作業務發展,而另一些則可能會將資金純粹用來償還債項等。
招股書上有公司的盈利預測嗎?
根據《上市規則》規定,上市文件不得刊載有關未來盈利的資料,除非有關資料是根據正式的盈利預測而制訂。正式的盈利預測必須就各項主要假設作出具體 說明,使投資者注意那些會嚴重影響預測結果的不明朗因素,並在可能範圍內計算出有關影響。盈利預測所採用的會計政策及計算方法,必須由申報會計師或核數師 審閱,並獲得財務顧問或保薦人信納。
雖然於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可毋須在上市文件內刊載盈利預測,但其上市文件必須載列一份業務目標聲明,詳細說明其活躍業務於上市後兩個財政年度的市場潛 力,及清楚解釋有關評估所作的假設及基準。在上市後兩年內,公司每半年亦要就此業務目標及其後的發展進度作出比較,讓投資者能夠了解公司在上市初期的業務 進展。
《上市規則》雖然未有對公司盈利預測的失準情況設立懲罰性規定,但假如公司的帳目顯示有關期間的業績,與曾經發表的預測有重大差異,公司仍有責任在其董事局報告及帳目內解釋差異的原因,並向股東披露。
認購新股有風險
炒賣新股可以極具風險。你必須先行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清楚投資目標,例如你打算作長線或短線投資。用點時間閱讀招股章程,瞭解有關公司的基本因素及前景。
認購新股有甚麼風險?
-
當你申請認購新股時,並不會預先知道股份的分配基準。你必須作好準備,如果有關股份出現大幅度超額認購,你可能只會獲分配部分擬認購的股份,甚至不獲分配任何股份。相反,假若新股並不如預期般受歡迎,你獲配發的股份數量可能高於預期。
-
一些經紀行及銀行會提供吸引的信貸安排,從而讓客戶倍大擬認購的新股數目。縱使這些貸款條件可能看來相當吸引,但你必須緊記:即使你不獲分配任何股份,亦需支付相關的財務費用。
-
千萬不要以為新股的價格在掛牌當日一定會升越招股價。新股的表現亦受整體市場氣氛影響。股份的價格可能會跌破招股價。
-
假如你選擇的申請方法涉及以郵遞方式收取股票證書及退款支票,緊記考慮可能出現的郵遞風險。此外,萬一在收取股票證書上出現延誤,你便不一定能夠在首個交易日出售新股。
-
一般來說,你必須持有股票戶口,方可沽出首次公開發售的新股。基於風險管理的緣故,某些經紀行或銀行在替你出售股份前,或會預先與你確定你已收到股票證書,並驗證股票證書的真偽。緊記事先瞭解有關程序需時多久。
- 如果你運用保證金(俗稱「孖展」)借貸認購新股,你預期透過投資新股所賺取的利潤,未必一定能夠抵銷相關的交易成本及利息開支。假如你未能像預期般以高於招股價的價格出售股份,便可能會招致損失。緊記辨清自己可以承受的風險,認購新股宜量力而為。
Wednesday, 7 February 2007
新股
2007年的抽新股又開始了, 明天公開招股的有匯源果汁(1886)-中國最大的果汁飲料企業。匯源的market share佔42%、內需慨念、果汁行業的龍頭大哥,又是一隻新春受益股。市盈率25-30倍,07年預測純利:3.1億, 增長35%。
更人有指匯源就是下一隻蒙牛!
大家要切勿留意匯源呀!
招股價: $4.8-$6.0
發行: 4億股
每手: 500股
招股日期: 2007/2/8-2007/2/13
主板掛牌:2007/2/23
成功的股票投資者需要掌握資料, 詳細的分析和正確的判斷。如果將買股票當作賭博,依賴運氣註定是失敗的,投資前要分析公司的業務,管理能力、前景、研究其財務狀況,過去營利情況,經濟前景等等 。 它牽涉到經濟制度、證券估價、投資計劃、專門技巧運用,理論和實際的配合等等問題。投資能夠成功,完全是一個知識的問題。
Tuesday, 6 February 2007
先求知 再投資
自小,母親大人都有沾手外匯、股票,常常跟媽媽進出銀行,見到叔叔嬸嬸的樣子和語氣,總有很多問題想問。母親大人總嫌我煩,說:「你大個左就識架喇!」結果,丁點兒投資心理得都沒有告訴我,最多賺了錢請我食麥當當(孤寒到爆)。
什麼都不懂的我,首個要問的問題就是「什麼是股票?」 股票,stock也。stock也有分common stock 及 preferred stock ,即普通股及優先股。
普通股持有人乃公司股東,具有投票權利。至於派息則要由公司董事會宣布,並須獲股東大會通過(若適用)。不過,即使公司錄得盈利也不一定宣布派息。大部分在聯交所上市的股票均為普通股,且佔成交量的主要部分。(即是話我等平民,普通百姓所買賣的普通股。)
優先股持有人較普通股股東優先獲得分配已議定的股息。優先股股東並無投票權,但可收取固定的股息(惟股息不會因公司盈利增加而提高)。假如公司不幸清盤,優先股股東可在普通股股東之前及債權人之後獲得資產分配。
股票分類
股票可以按公司業務性質分類,例如:金融、公用事業、地產、綜合企業、工業及酒店。股票又可按個別特點分類,常見的分類包括:
藍籌股:主要指實力雄厚的上巿公司發行的股票。在香港,恆生指數成分股一般皆被視為藍籌股。 (好多消息都話今個星期5, 國壽(2628) 及工行(1398)有機染藍, 加入恆生指數成分股)
紅籌股:在聯交所上市,由中國內地機構透過直接或間接持有股權及/或在董事會有代表權而擁有控制權的公司發行的股票。紅籌股公司在中國內地以外地方註冊成立。
H股:由中國內地註冊成立的公司發行而在聯交所上市的中資企業股票。
A 股:由中國內地註冊成立的公司發行,並以人民幣在中國內地(上海及深圳)的A 股市場上市及交易。A 股並不在聯交所上市。
B 股:由中國內地註冊成立的公司發行,並以外幣(非人民幣)在中國內地(上海及深圳)的B股市場上市及交易。B 股並不在聯交所上市。以往, B 股只開放給境外人士或機構。不過,自2001年2月起,內地投資者亦可參與買賣B 股,惟他們必須以合法的外幣存款戶口進行交易。
以上都是一些基本股票分類, 連什麼是股票都不懂就盲目跟風炒賣實在是不智之舉,都是政府那句-「先求知 再投資」
參考:港交所